为推动“互联网+义务教育”模式与小学学科教育的结合,加快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体系,10月21日,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和温州市南浦小学承办的2021年温州市美术书法“互联网+同步课堂”活动在温州市南浦小学和泰顺县垟溪中心小学同步举行。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参与现场活动的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李崇高老师、温州市南浦小学李碧校长、各县(市、区)教研员、温州市"互联网+同步课堂"指导师以及各县(市、区)教师代表,共计90余人。同时,全市美术教师参与了线上观摩与互动。会议为期一天,由鹿城区美术书法研训员周晓玲老师主持。 同步课堂:立足双方学情的课堂分层实践 上午,温州市南浦小学庄悦悦、曹欢翔老师分别带来课例展示《汉字的创意设计》《手拉手好朋友》。庄悦悦老师以“生活中创意字”导入,通过“图形取代、字义联想、笔画变化”引导两校学生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创意”设计,有效解决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曹欢翔老师以“生”为本,通过“剪一剪、连一连、变一变、用一用”等教学方式,有梯度、有层次地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 “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中,老师们巧妙运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软件地进行两校师生的真实互动,打破“空间”限制,实现了真正的同步学习、同步辅导与评价。 
课后,由温州市鹿城区“互联网+同步课堂”市级指导师,温州市名师林大康老师主持课后互动点评。首先,教师代表李进杰、巫温静、李瑶瑶等老师发表了个人观课感受。接着,林大康老师对两堂课进行全面点评,重点指出互联网+课堂中,执教老师要更多关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后20%的学情,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有效教学。同时指出针对本次主题化教学课程设计,他强调可以结合农村学校特点,设计“小而优”的剪纸项目化学习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同步教研:面向全体学生的剪纸主题教研 下午,温州市南浦小学美术教研组组长曹欢翔主持开展 “立足学情、分层教学”剪纸主题互联网+美术教研活动。 课后反思:曹欢翔老师对上午的剪纸课《手拉手好朋友》进行课后反思。接着,温州市南浦小学张升辉、吴洁月和泰顺垟溪中心小学王阿平等老师,根据“南垟同步课堂”观察表,针对这节课上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表现、学生作业等情况进行分层对比分析,反馈课堂效果。同时,泰顺垟溪小学林梦江老师从“课堂学习及作业情况、剪纸微课速递”等方面,反馈了垟溪小学剪纸主题学习活动开展情况。 
集体备课:温州市南浦小学高素洁老师对下一个同步课堂内容《剪纸喜花》进行现场说课展示。接着,双方教师联系上午双方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剪纸喜花》教学方案在集体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新方案。 
经验分享:温州市南浦小学林芒老师代表美术组以《互联之美、共享之悦》为题,全面分享了两校三年来开展互联网+同步课堂活动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名师点评: 有主题求务实的网络同步教研 温州市“互联网+同步课堂”指导师,温州市名师林晓洁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整体点评。她认为,这是一次“有主题、明方向”的活动,充分展现了“以学促教、以学促研”的教育理念;这是一次“抓创新、攻关键”的活动,教学过程有任务分工、有数据分析,确保了教研的真实有效;这是一次“找融合、求务实”的活动,充分表现了“内容、资源、思想、空间”等四方面的融合,值得学习借鉴。 
活动总结: “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的互联网加教研思考 温州市美术教研员李崇高老师作总结发言,李老师充分肯定此次教研活动。指出“互联网+”等新兴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发展潮流,是推进五育融合、五育并举和学科跨界融合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我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框架下,要以“互联网+”教学为载体,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操控技术,实施同构共进教研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努力在精神富有和审美层面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与会老师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温州市南浦小学富有南塘地域文化特色美育成果展。 智慧共享、结对共进。让我们继续以互联网为媒,突破鹿城和泰顺的物理阻隔,搭建更扎实有效的共同学习、共建友谊的桥梁,在践行互联网加同步课堂的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撰稿:蔡嫦媛 曹欢翔 摄影:夏查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