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有道 美美与共 ——2021年温州市美术、书法学科“互联网+同步课堂”研讨活动简讯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为有效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优化我市美术、书法同步课堂教学质量, 改进同步教学技术,促进学校美育均衡发展,4月16日,温州市美术、书法学科“互联网+同步课堂”研讨活动在洞头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是美术学科互联网+同步课堂市级教研活动的第三站,教研目的指向同步教学的真实发生和有效改进,把同步教学、线上线下评课交流、三校同步备课教研、同步教学经验主题分享、名师讲座和总结发言等形式进行多维融合,活动采取了现场和全程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参与现场活动教师代表80多人。 洞头区教研员许志攀老师主持了上午听评课活动。《青花碟韵》课唐展示在古琴声中拉开活动第一篇章。主教是实验小学的林丽芬老师,协教为霓屿义校的吕胜男老师。双方老师精心布置了各自的教室会场,课桌、讲台、长廊、学具器皿等等,营造出浓浓的青花氛围。课堂上,双方教师在教学权限上争让有度,同步分布有干有枝,共同引领学生了解、探究元明清青花碟的花纹特点,让学生通过修补青花碟,深入体会不同时期的青花的纹样细节特点,并运用希沃软件投屏软件播放学生修复青花碟的小片段。作业设置两校采取同步但不同形式进行:霓屿小学采取青花时装秀展示为主题,实验小学则以设计青花碎蝶修复展为项目,作业设计同步创新,令人大开眼界。
第二节《房间的一角》的展示课由东屏小学臧乐乐主教,鹿西小学麻莹莹老师协教。臧乐乐老师以“写生”导入,尝试写生体验,以作品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隐藏于画作中的空间探究,发现构成空间的“三根线”,掌握画面中的空间关系处理。 本课选取图片精准而有针对性,线描表现形式探究有效,通过学生二次练习和明信片线描作品创作作业设计,展示了学生对空间的把握和用线表达能力及对疏密、黑白灰转换、节奏等视觉元素和形式语言感受与认知度,有效地将“空间和写生”表现手法的“种子”,用云传播的方式,带给鹿西这一离岛上的4年级学生,拉近了城乡距离。
课堂教学点评是在市互联网+同步课堂指导师厉纪成老师主持下展开。多位老师参与评课,也提出了对互联网+同步课堂在实践中的困惑。最后由厉老师总结点评,他从记概念——练技能——育思维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美术课堂在目标和过程上理念上位,精准切入,最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度。他的点评结合板书,逻辑清晰,指向明确,让我们深受启发。
下午三项议程由市教研员李老师主持。第一项活动:首次尝试三校美术教研组联动教研。参与的学校分别是洞头鹿西小学、霓屿义校和实验小学。实验小学董芳蕾老师主持教研备课活动。以《缤纷花布》为本次备课课题,旖旎老师呈现第一次备课,三校老师依次提出不同角度的问题和修改建议:霓屿义校的潘慧灵老师现场利用钉钉传送《缤纷花布》教师示范微课;鹿西小学的麻盈盈老师提出对旖旎老师的课题板书修改建议,并现场展示自己新设计的课题板书。最后,由实验小学主场方协助旖旎老师进行二次备课的修改,并进行二次备课展示。本活动设计,通过初备展示,引出问题,到汇集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有序地融合积极的备课建议,修改后呈现出更加符合本课设计要求的方案,让线同步备课形式和操作方式的意义凸显,也较好地展现了三校合作的智慧、思维碰撞与教研效度。
第二项活动,《城乡携手,美美与共》专题分享,由洞头实验小学董芳蕾老师主讲,她从“遇见一颗种子”、“守护一场花开”、“沉浸一些思索”三个板块,回顾践行同步课堂路径,谈同步课堂的思行与收获,分享了自2019年来在实践同步课堂中的一些应规避的注意事项。她认为,虽然同步课堂还行在路上,但我们愿意继续陪伴它,修枝剪叶,看着它更茁壮地成长!
第三项议程是《大概念下的美术教学》讲座,由温州市名师林大康主讲,他以大概念的释义为切入,结合他的艺术学思,梳理出大概念理论是在核心素养下提出的教育教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有机结合两节课和同步教研活动课例,指出如何从宏观入手,树立整体观念,追溯美术课的本源,引领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更哲学地捕捉美术课堂的精华和价值,帮助老师们更清晰地理解美术教学的核心价值和要求,讲座有深度有见地,与会教师受益良多。
最后,市教研员李老师作活动总结:他从本活动的初衷出发,通过认识到位,研究扎实,调整有效三个方面,指出今天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扎实做好有效的同步课堂,更是与民生工程同步、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教育发展同步、与学科内趋需求同步的思考与举措。他认为,同步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同步质量和日常实效,更加关注三让助学和学科特点展现,着重、扎实做好过程研究,有效调整,利用好共享平台,借力新事物新技术,顺势发展美术教育新能力,强大自身,为城乡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美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为与会教师带来了有生命力的思考和启迪,体验到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新姿态和新活力,也感受到美术同步课堂的动感新频率! 董芳蕾 稿
|